同樣的環保趨嚴背景下,焦化行業今年潛伏的環保去產能動能強于鋼鐵。我們以環保進級其中一種干熄焦改造方式為例,海內年產100萬噸且工藝為濕熄焦的焦化產能為8000萬噸,這部門產能不具備工藝改造的經濟性,目前占全國焦化總產能14.5%。一旦焦化超低排放值落地,將會帶來14.5%左右的潛伏產能退出。同時,今年首次提出的“汾渭11城市”概念主要集中在山西、陜西等焦化主產區,下半年焦化環保新政或沖擊鋼廠利潤。
變量之二:焦化行業去產能
一是,供給端環保范圍顯著擴大。2017年環保集中“26+2”城市,而今年的范圍增加了汾渭平原11城市和長三角地區。二是,環保限產時間常態化。2017年高爐環保限產時間集中取暖季期間,但2018年以來高爐環保限產從未中斷。截止6月底,輪環!盎仡^看”已經暫告一段路,后面關注8月初和11月初兩個樞紐時間節點。
供給端來看,今年大的特征在于環保落地趨嚴。在經歷2017年中頻爐去產能“一刀切”之后,2018年表現出更多常態化限產。2018年的環保執行呈現2個顯著特征:
:供給環保常態化
|